学院简介 |
党政班子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近期,材环学院污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团队围绕废水规模化处理气凝胶材料开发及新污染物环境行为研究取得系列突破,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上连续发表3篇研究成果。
针对电化学去离子过程中电极材料在集流体、离子交换膜及软管中的沉积难题,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轻质结构和高吸附特性的杂原子掺杂碳气凝胶材料,有效解决了电极沉积导致的传质效率下降问题,有望实现对实际废水的规模化处理。该研究成果论文Nitrogen/oxygen-codoped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 for excellent deammoniation performance using a flow-electrod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发表在水处理领域国际期刊Desalination(中国科学院1区,Top,IF=8.4)。团队刘启林博士为第一作者,雷燕教授和浙江海洋大学徐兴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1916425000062?via%3Dihub
团队创新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可规模化的氮氧共掺杂碳气凝胶制备方法,其孔隙结构可通过一步水热法精准调控。在苦咸水淡化实验中,该材料展现出超高的离子吸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该研究成果论文N, O-codoped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 improves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per formance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国科学院1区,Top,IF=9.4)。团队刘启林博士为第一作者,雷燕教授、肖秀婵副教授和浙江海洋大学徐兴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1979724025396
团队研究了微纳米塑料影响人工湿地去除持久性污染物的不同机制,微米级塑料显著抑制了人工湿地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脱卤菌以及降解酶。该成果论文Effect of polystyrene micro/nanoplastics on PCBs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planted withMyriophyllum aquaticum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中国科学院二区,Top,IF=7.7)。团队王霜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雷燕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继兵特聘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5.120887
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长期以来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学校为团队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团队的创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污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领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助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成工力量。
(撰稿:王霜、刘启林;审稿:胡志华、丁义超、雷燕)
学院微信公众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0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成都工业学院德五楼
本站由龙腾提供技术支持